有多少人后来都成自己讨厌的人

2025年7月17日 · 902 字 · 2 分钟 · 生活

有多少人,有多少法律人,后来都变成了当年所特别唾弃的,特别讨厌的那种人。

比如说,你当年学法律的时候,你的内心是心潮澎湃的。你学到了司法独立,你学到了公平正义,你学到了自由,学到了公正,学到了公开,学到了独立办案,学到了人民法官应当依法独立办案,不受任何组织和个人的影响和干扰!你立志日后要成为那样的法律人。到后来你完全变了,你变成了当年你讨厌的那种人。

在参加司法考试、法考的时候,老师在课堂上告诉你,罪刑法定,疑罪从无,存疑时有利于被告,刑法要打击犯罪更要保障人权,当二者发生冲突的时候,优先选择的价值观是保障人权,因为刑法是公法,是关于公民个人与国家公权力的法律,而国家公权力是无比强悍的,公民个人是特别弱小的,当二者发生价值冲突的时候,应当优先选择的是保障人权,尤其是保障被告人的人权。老师这样告诉你,你也深信无疑,因为每个人都是潜在的被告人!

当时你听着心潮澎湃,立志于做这样的法律人。到后来你当了法官,当了检察官,当上了公安,甚至当上了律师,你到底践行了多少你当年20多岁时课堂上学到的,当时心潮澎湃坚定的那种价值观?是不是早已荡然无存了,现在早已变成了一个非常油腻的,非常市侩的,动不动就是“领导让我这么干的”,动不动就是“我也不得已而为之”,动不动就是“我也很难”,这种油腻的样子!要知道油腻不单单体现在身材油腻,头发秃顶,更体现在行动上,更表现在你的思维方式上。思维方式是很僵化的,是带有主观归罪公权力的味道,实际上你早已忘了:如果你脱了那身衣服,可能狗屁都不是!

你变成了另外的样子,变得自己完全不认识,变成了当年所特别唾弃的,特别讨厌的那种人。

我们总说不忘初心,不忘来时路。什么是不忘初心?不是在那讲话说的头头是道,不是在看守所里才知道不忘初心。人的一生其实从来没有变过,只是变了形式而已。而我相信人在年轻的时候,有什么样的价值观,有什么样的人生观,就有什么样的精神内核,在随后的几十年后会逐步放大,塑造成现在的你!

而初心,我认为是一种童心,更多的是,对自己价值观的践行,对于世界的好奇和探索,天真的想法和骨子里的善良,对于生活必要的仪式感,以及拥有对恶意和黑暗的事物抱有愤怒和反抗的能力。